光伏发电在可再生可持续、环保方面比传统化石能源更具优势,应该得到重视和大力推广。特别是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,弥补了光伏、风电的间歇性缺陷,让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应用成为可能。接下来,云南坦硕商贸给大家来讲讲光伏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。
1、节能减排
如果采用燃煤发电,需要消耗宝贵的煤炭资源,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,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。
根据华电集团、国家电投集团、国家能源集团三家大型电力企业2019年供电煤耗情况计算得出,每发出1kWh电力,大约需要燃烧301g标准煤。
以光伏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后,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,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量达2243亿千瓦时,相当于节省标准煤6751.43万吨,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.9亿吨、二氧化硫排放118.28万吨、氮氧化物排放37.15万吨,并减少粉尘排放46.44万吨。
2、防风固沙、植被恢复
根据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的相关研究,沙漠、戈壁光伏产业对于防沙治沙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功能,其对于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:
一是转化太阳辐射、调节沙漠、戈壁的热力平衡,削弱沙尘暴和大风;二是风障功能和沙障功能;三是集雨促进植物生长。发展沙漠、戈壁光伏产业,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,而且具有防沙治沙的生态功能。我国沙漠、戈壁面积广大,发展沙漠、戈壁光伏产业前景广阔。沙漠、戈壁光伏产业可望成为继造林治沙、沙障压沙之后的第三条防沙治沙新途径。
已有的各种防沙治沙措施中,植物治沙是其中理想的措施,然而,沙漠地区一般降水稀少,水资源缺乏,许多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低于200mm,远远小于蒸发量,不能满足造林治沙对水分的需要。换言之,如此低的降水量只能供给很稀疏的植被存活,而低盖度的植被对防沙固沙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。因此,光伏有利于转化太阳能,调节沙漠、戈壁的热力平衡。
关于光伏系统的集雨功能,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介绍,雨水降落到光伏板后即会沿倾斜板面向下落到光伏板面下沿地面,使得光伏板下沿地面80cm宽的范围内土壤含水率提高30%~60%,亦即光伏板形成了集雨面。光伏板倾斜边下沿地面不仅植物密度大,植株高,而且植物多样性也有明显增加。对4个光伏电站的调查结果显示,光伏电场内的植株高度平均为18.2cm,较光伏电场外围高6.4cm;植物盖度平均增加16.62%,较光伏电场外围高9.6%;植被投影盖度平均为10.3%,较光伏电场外高7.0% ;植物种类平均有7.1种,较光伏电场外围多3.6种。
此外,清洗光伏板的废水也可以促进光伏电场内的植被生长。在西北沙漠、戈壁地区,降水稀少,气候干燥,利用光伏板集雨功能和清洗光伏板的废水,对于促进植物生长、增加植被盖度和保护光伏电站具有重要意义。